世界萬紫千紅,我偏歸於無趣:布魯克林籃網隊徽演變史
布魯克林籃網隊(Brooklyn Nets),1967年在新澤西以“新澤西美洲人”(New Jersey Americans)的身份成立,參加ABA賽事。1968年,球隊搬遷至紐約長島,並更名為“紐約籃網”(New York Nets)。1976年,ABA並入NBA,籃網與掘金、馬刺、步行者等4支ABA球隊一並加入NBA。1977年,球隊又搬回新澤西,隊名也改為新澤西籃網(New Jersey Nets)。2012年,搬遷至紐約布魯克林區,改名“布魯克林籃網”至今。
按照同一賽季進入NBA的常規賽成績區分先後,籃網是NBA的第36支球隊,在如今30強中位列第22。
最偷懶的隊名
籃網隊最初的名字是“Americans”,有譯作“美洲人”的,也有譯作“美國人”的,個人更喜歡前者,好聽、大氣。顯然這個名字與美國、北美甚至美洲的開拓有極大的關係,類似的取名方式還有波特蘭開拓者。想想吧,其他球隊要麽是動物,要麽是奇奇怪怪的人和奇奇怪怪的非人非動物,“美洲人”往中間一站,高下立現。如果第一次開班會選班長,“美洲人”光憑名字就博得了班主任的好感。
隻可惜,這個好名字隻使用了一個賽季,就因為球隊搬遷而煙消雲散。NBA球隊更換隊名(不包括換城市)的不在少數,但新名字不如舊名字的不多見。
球隊搬到紐約後,網上盛傳的說法是有一名記者向球隊老板建議,球隊應當改名叫作“Nets”,因為它的讀音與紐約另外兩支職業球隊——美國職棒大聯盟(MLB)的大都會隊(Mets)和美國橄欖球聯盟(NFL)的噴氣機隊(Jets)押韻,念起來也順口,老板居然就同意了!我找不到這個記者以及他供職的報社的信息,但有大量資料都持這個說法,姑妄聽之吧。
另一種比較有市場的說法是,“籃網”是籃球場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對這個理由我隻能嗬嗬。你咋不叫籃框、籃板呢?大家都造車,有叫福特的,有叫豐田的,有叫大眾的,而你叫發動機?
NBA險些上演大西洋雙龍會?
對於“籃網”這名字和形象,顯然不光是我一個人覺得它乏味。1995年,球隊總裁喬恩·斯波爾斯特拉(Jon Spoelstra,這個姓氏是不是很眼熟?沒錯,正是當今熱火主教練的父親)與NBA創意總監湯姆·奧格雷迪(Tom O'Grady)接洽(這兩人後文還會再出場),希望對新澤西籃網隊進行品牌重塑,不限於改用一個新的隊名。理由很簡單:自從1977年搬回新澤西以來,籃網隊就沒有建立自己的身份,悲慘的上座率證明他們距離成為紐約第一豪門尼克斯的挑戰者仍有十萬八千裏。
Jon Spoelstra(後排老者)、Erik Spoelstra(右一)和他們的家人
Jon Spoelstra希望新品牌必須有創意且獨特,在體育圈中獨樹一幟,並且在視覺上給人以強烈衝擊。O'Grady向他展示了一係列為當時尚在籌備中的多倫多新軍準備的徽標方案。喬恩一眼就看中了一組會動的龍形設計——但“Dragons”這個名字當時仍是多倫多新球隊的候選之一。後來,多倫多選擇了“Raptors”作為新隊名,新澤西則如願以償,拿到了“Dragons”的名號及那套尚未成型的龍形徽標。
經過一係列的後續操作,新隊名終於確定:新澤西沼澤龍(New Jersey Swamp Dragons)。
NBA方麵認為沼澤龍隊的名字過於離譜,甚至可能冒犯球迷,擔心它會給籃網乃至整個聯盟帶來負麵聯想。籃網高層則援引了多倫多猛龍在隊名、隊徽和球衣推出後的迅速成功,堅稱“沼澤龍”這一品牌一定能為籃網帶來同樣的效應。
NBA允許籃網繼續與O'Grady及其團隊合作,完成“新澤西沼澤龍”的全麵重塑:新配色、新隊徽、新球衣、新熱身服以及全新的球場設計。整套視覺方案已準備就緒,隻待提交NBA董事會表決通過。
“新澤西沼澤龍”萬事俱備
最終,更名投票以26票讚成、1票反對的結果……被否決了。諷刺的是,唯一的反對票來自籃網內部不和的七位股東之一David Gerstein——他具有否決權,理由是他在最後一刻退縮了(cold feet),認為“Swamp Dragons”帶有貶義。
於是,“沼澤龍”這一獨特身份胎死腹中,一切又回到原點。
1967-68
“美洲人”時代,隊徽采用了美國球隊少有的盾牌形狀。盾牌上半部分是一條黑帶。黑帶是個左右上方各有個尖角突出的長矩形,長矩形因為配合整體的盾牌形狀而顯得向下彎曲,成為不明顯的弧形。黑帶上以白色字體印著球隊名字縮寫“N.J.AMERICANS”。
盾牌下半部分的主角是一個紅藍白三色籃球和紅藍白三色旗。籃球和旗子都采用黑色鑲邊。籃球位於旗子中心正前方,旗子上方藍色條帶的兩側,各有3顆白色五角星。
新澤西美洲人隊徽:1967-68
你對這些元素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那麽先重溫一下錫拉丘茨民族隊的隊徽吧(點此前往:《有的人拿了MVP卻……費城76人隊徽演變史》)。之所以想到民族隊的隊徽,是因為發現兩者隊徽中象征美國國旗的元素都是不完整或者意義不明的,甚至國旗方向的橫直都顛倒了,也沒有人介意這一點。
關於這版隊徽,有個細節不容易被察覺。如果你發現國旗兩邊的紅白條顏色不那麽純正,那不是你的顯示屏髒了,而是因為國旗並非處於一個絕對的平麵中,從而營造出一種旗子在擺動的效果。基於這一點,我願意給這版logo以高分。
1968-69~1971-72
高分版logo僅使用了一年便隨著球隊搬遷以及隊名變更而退出曆史。
新隊徽放棄了盾牌造型,轉而由簡單的三部分組成。紅色瘦長版的“NY”代表紐約,作為logo的最底圖層;藍色小寫的隊名“nets”首尾字母用誇張的連筆寫法形成一個左側開口的橢圓,擋在“NY”的前方;隊徽右側是個黑白色的球員,看起來正在運球前行;他的籃球遮住“nets”橢圓的右側,作為logo的最上圖層。
紐約籃網隊徽:1968-69~1971-72
這版隊徽,除了“NY”顯得有點簡單粗暴,整體雖然看起來有點混亂,但元素是清晰的。不得不提的一點是,logo看起來是由三大元素簡單的疊加、拚接而成,缺少一種無縫銜接的設計感。而事實上可能真的如此。
隊徽右側運球的球員,是設計師從一份1966年的高中生籃球宣傳畫冊裏直接剪下來的。球員本人是布魯克林亞伯拉罕·林肯高中(Abraham Lincoln High School)的後衛艾爾·斯金納(Albert L. Skinner Jr.,簡稱Al Skinner,後來當過波士頓、堪薩斯州大學主教練)。巧合的是,斯金納後來還效力過籃網隊(1974~1979)。據說斯金納直到1990年代才知道自己當年被印在ABA的地板上,這也成了他執教生涯中經常提起的段子。
Al Skinner(30號,1974-1979年效力於籃網)
1972-73~1976-77
可能確實由於“做工”粗糙,第二版隊徽僅使用了4個賽季便改弦更張。
紐約籃網隊徽:1972-73~1976-77
新隊徽的主體是個紅白藍三色籃球。紅藍兩色分別占據籃球的上下部分,中間留出一個橄欖球形狀的白色區域。白色區域的中心是上一版隊徽刪掉了右側球員的部分,另外對“nets”的外部連接線作了調整,使其環繞文字的大圈開口更大,調窄了大部分的線寬,突出核心文字,避免喧賓奪主。
至於你說logo中的紅色不夠紅,我想一來有可能是圖片色差,第二嘛,也有可能是隊徽本來就長這個樣,官方宣稱的顏色仍是紅色。不信?關於“褪色”,球隊可不是沒有前科。
據說在上一版隊徽使用的第一個賽季,由於趕時間,球衣交給長島當地一家名叫 Long Island Silkscreen 的小廠進行印製。第一次熱水洗滌後,紅色“NY”背景直接褪成了粉色。球隊隻得把首批60套球衣全部召回,重新染固色劑。關於此事,NBA官方也使用了春秋筆法,年鑒隻寫了一句“1968-69,球衣顏色微調”。
如果你足夠細心,會發現在第一版的美洲人隊徽以及Al Skinner的照片中,ABA的用球與NBA官方的褐色皮球不同,紅藍白三色球才是他們官方的主色調。甚至上一版詬病頗多的隊徽,也是嚴格符合了這種色彩搭配。再放一組彩色賽場照片為證:
ABA的三色籃球(圖中有一位50大&75大巨星,你認識嗎?)
1977-78
在紐約,尼克斯先來先到,在這裏已經營多年,再加上其他體育聯盟的球隊,籃網在商業上無法與這些豪門競爭。1977年,籃網搬遷至距離紐約一河之隔的新澤西,隊名隊徽也隨之改動。
新澤西籃網隊徽:1977-78
新隊徽基本保留了上一版的框架,三個顏色區域都增加了黑色鑲邊。中間白色區域向兩端擴張到了籃球的邊緣處,形狀也由橄欖球變為橢圓形。刪掉了“NY”的背景,放大了“nets”的字體。“nets”變為黑色,並且去掉了誇張的外圈包圍線,僅保留字母“s”的尾巴,延伸至前三個字母的底部。
不考慮色差問題,這一版在配色和結構上與上一版大同小異,難分軒輊。但不知道是否因為“新澤西”的縮寫“NJ”沒有“NY”那麽響亮,設計者沒有保留上一版的風格,而將全稱“NEW JERSEY”印到了籃球頂部的紅色區域;又為了視覺對稱,在底部的藍色區域加上畫蛇添足的“BASKETBALL”字樣。整個畫麵充滿文字,加大字號的“nets”並沒有得到突出效果,不得不說這是一版失敗的作品。
1978-79~1989-90
上一版也許正是因為被吐槽的那些原因,隻用了一個賽季便匆匆下架。
新隊徽看起來經過了精心設計。籃球的元素消失了,隻剩下了一個上籃下紅的圓形。圓形背景中的藍紅色以整體靠下的白色“Nets”各字母的邊緣作為不規則的分界線。在上方藍色部分,偏右分兩行印著“New Jersey”,正中間是新澤西州的地圖輪廓,都以白色顯示,地圖右下方還增加了紅色陰影。
新澤西籃網隊徽:1978-79~1989-90
據傳當年設計隊徽時,並沒有預算重新繪製地圖,因此球隊直接買下了新澤西州旅遊局1977年版的宣傳冊裏的州界膠片,略加簡化後便嵌入隊徽中,成為經典元素。
新澤西州(紅色部分)
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如果沒有當年錫拉丘茨民族那兩版美國地圖+國旗版的隊徽在前,籃網這一版隊徽從配色、結構上看堪稱完美。可是但是,既生瑜,何生亮?人家民族隊logo亮出來,全世界隻要上過初中地理的人都知道那代表著什麽;你印著新澤西州的地圖,不拿美國地圖作為背景進行標注壓根就沒人認識。籃網應該為他們與民族隊沒有生活在同一個年代而感到幸運。
1990-91~1996-97
1990年,全新一版隊徽出爐。新隊徽采用極簡風格,隻保留了“NETS”字樣和一個被字體截斷的籃球。從上到下,依次為橫向的藍→白→紅→白→藍五個條帶,每個條帶之間采用漸變色過渡。字母“N”的左腳下垂,與籃球邊緣形成齧合之勢。
新澤西籃網隊徽:1990-91~1996-97
你是不是覺得這個隊徽有點……敷衍?這就對了!據說在1990-91賽季前,球隊原本沒有更換隊徽的計劃,但球隊新任市場副總裁Jon Spoelstra認為現版隊徽“太像旅遊局貼紙”(眼神好毒!這都被他看出來了)。由於時間緊迫,設計師隻好將原版藍紅圖案交給當時剛上市不久的Adobe Illustrator軟件,用漸變功能調出了現在所見到的模樣,而這也是NBA最早一批用電腦軟件生成的logo之一。
我在搜索Jon Spoelstra的個人資料時,有一種說法是此人1991年3月才開始為球隊服務,因此前述事件的主角成疑。至於用軟件設計隊徽嘛,但信何妨?
1997-98~2011-12
1995年,球隊更名失敗,但品牌重塑的工作並未停止。Tom O’Grady繼續為籃網隊設計一套簡潔、現代的形象,直到1997年,這個方案終於落地。
新隊徽采用了足球logo中常見的盾牌造型,並使其三維化。盾牌主體顏色為海軍藍,正麵采用金屬灰色鑲邊,右側向後方旋轉了一個角度。盾牌正麵上半部分以白色紅邊灰影鑲有隊名“NETS”,“NETS”各字母大小不一,下部形成一個上凹的弧形,與盾牌下部的籃球正好契合。
新澤西籃網隊徽:1997-98~2011-12
籃球銀身藍白縫線,鑲嵌在盾牌下部。籃球中心大圓的外延線上,一個白紅藍三色的環形框,應該是籃框的象征。
雖然可能是設計效果的需要而有意為之,但這個隊徽的圖案在物理上有兩點不合理之處。葡萄视频APP下载可以看到籃筐在籃球上的投影,說明光線來自比籃框水平麵稍高的地方,如果這個假設成立,那麽籃球左下方的陰影無法將解釋。第二,盾牌下端折角之處,有一小塊紅色,也顯得“來曆不明”。
個人對這版logo的配色不太感冒,但除了前述的小小不合理,倒也無法挑剔太多。我更相信在很多老球迷心裏,這一版的經典程度無法替代。因為——
2012-13~2023-24
2010年,籃網被俄羅斯寡頭米哈伊爾·普羅霍夫(Mikhail Prokhorov)收購。後者承諾把球隊帶進紐約核心市場,並放言“未來NBA的新冠軍將會在布魯克林誕生”。而2012年搬離新澤西,是兌現承諾的第一步。
布魯克林籃網隊徽:2012-13~2023-24
布魯克林版的新隊徽,拋棄了既往所有的彩色元素,隻保留了黑白兩色。相比於新澤西末版隊徽,除了配色的改變,還將3D效果拉回平麵視覺,也去掉了籃球外圍的籃框。籃球正麵因有一個“B”,表示布魯克林。
我不想吐槽,但相比於前任,這版logo給人的感覺是沒給夠設計師的錢,與背靠巨富老板的球隊形象嚴重不符。
2024-25至今
這是NBA現行在用的第10個純圓形隊徽。我不是說圓形不好,但限製在這個前提條件裏,往往會做出一些畫蛇添足的事情。你看新隊徽籃球中心這個“B”,無論你說它表示“Brooklyn”還是表示“Basketball”,都與畫麵中的元素重複了。
布魯克林隊徽:2024-25至今
一般印象中,外觀、配色風格極簡的,往往都不是平庸之輩,他們不需要花裏胡哨的東西去裝飾自己。搬到布魯克林的網隊是否因此拋棄了隊史上的各種顏色,轉而采用極簡的黑白配色以匹配自我期許中的豪強身份,不得而知。但結合這十多年的成績來看,球隊距離當初的承諾還非常遙遠。我知道有人對2021年東區半決賽歐文的傷離耿耿於懷,但客觀地說,那隻是半決賽,打完也隻是走完總冠軍之路的一半路程。而且競技世界,在匯報成績的時候,結果比過程重要。
NBA更換城市的球隊,所在多有,但像籃網這樣在兩個地方來回往複的,獨此一家。2012年球隊搬到布魯克林之後,新澤西最大的日報《星報》(The Star-Ledger)資深記者戴維·德阿蘭桑多(David De Aranando)寫道:“45年的建隊曆史中有36年都是在新澤西,然而這段漫長的歲月卻充斥著滑稽、悲催以及種種被人遺忘的故事,”他認為,時至今日籃網都沒能在新澤西找到歸屬感,“或者從一開始他們就不該在這個地方落腳。”——或許這正是籃網的真實寫照。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