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冠賽場,也是城市文化的展示舞台
撰稿/寒冰 成都蓉城與曼穀聯的亞冠精英聯賽附加賽結束後,成都蓉城和四川足球首次進入亞冠賽場的裏程碑成就值得讚賞,但人們更關注的還是蓉城球迷展示的那幅巨大的“三星堆麵具”橫幅。通過電視轉播,這幅麵積達3700平方米、重達1噸的手繪Tifo橫幅,連同另外兩幅畫麵為隊徽和隊史曆程的Tifo,向全世界展示了成都的傳統文化和蓉城俱樂部的足球文化。
對於中國足球而言,蓉城這場亞冠精英聯賽附加賽的Tifo“文化輸出”意義重大。此前北京國安、上海申花球迷已經向外界展示了製作Tifo的能力,證明中國球迷可以像歐美日韓等足球發達國家的球迷一樣,以更多更強大的文化自信,通過亞冠這個亞洲足球的最大平台,展示中國球迷文化的“軟實力”。“以布為紙,以魂為墨”的Tifo文化是球迷文化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近年來也從傳統的歐美足球強國逐漸擴散到亞洲、非洲等足球發展中地區。
此前,J1聯賽勁旅浦和紅鑽就以內容豐富、麵積巨大的Tifo文化著稱,被稱為“亞洲第一主場”。3月和6月的18強賽,印尼隊在容量7.7萬人的雅加達球場展示了巨大Tifo,文化輸出方麵同樣令人印象深刻:對巴林時Tifo畫麵是象征印尼民族傳統文化的金色迦樓羅神鳥,整個Tifo覆蓋了兩層看台;對國足時Tifo展現的是印尼神話英雄迦多鐸卡伽(Gatot Kaca)形象,他左手持繪有迦樓羅的盾牌,右手舞刀衝破城堡,象征印尼的強大力量。
因為蓉城球迷製作的Tifo橫幅,新賽季亞冠精英聯賽對參賽的3支中國球隊而言,在看台上多了一個全新的“賽場”。與來自日韓和東南亞的對手球迷比拚Tifo內容和麵積,既是中國球迷在亞洲賽場自信的表達,更是專屬於足球領域的文化輸出。在此之前,Tifo球迷文化的震撼作品,幾乎都隻來自歐美足球發達國家。近年日韓和東南亞國家球迷迅速縮小了與歐美的差距,對於中國足球而言,這也是與足球發達國家在足球層麵差距的體現之一。
中國足球正在經曆一次全麵的嬗變,亞冠賽場也到了必須全力而為、爭奪更多參賽名額的關鍵時刻,不過除了球隊成績外,球迷文化的展示和城市文化的輸出,意味著中國足球產業,終於補上了Tifo文化這塊短板。
亞足聯官網在比賽集錦中插入了90秒Tifo全景航拍,國際足聯博物館提出收藏部分畫布碎片——蓉城球迷展示的Tifo已成功衝出了中國,走向了國際。可見,這樣具有典型象征意義的文化輸出,除了足球本身外還能帶動文旅產業,這對於參賽球隊所在城市而言,已不僅僅是足球比賽的勝負,而是一場足球文化與經濟的“比賽與融合”。顯然,這是一場同樣需要爭取勝利的較量。